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家口晚报》推出大型主题策划《70年70人,我与共和国同成长》。通过讲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创业故事,展现我市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变。2019年8月6日,《张家口晚报》第16版以整版篇幅,图文并茂的报道了明德山庄园总经理张明转型创业的故事。
【上晚报扫描件】
【报道全文】
70年70人栏
张明,张家口明德山生态庄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外出打拼,经营煤炭生意风生水起,回乡创业,发展生态养殖、开发洞藏原浆酒、谋划特色旅游样样精彩。他说:“万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回家乡创业大有可为。”
“煤老板”张明的转型之路
本报记者 张进宝 通讯员 罗纳
(小标)洞藏原浆酒琳琅满目
“这是一座古老的山洞,洞深长达375米,明代是守边将士补给洞,所以叫军给洞。2015年,我们以军给洞为中心,兴建了明德山庄园。其中,将军给洞喷锚改造成为1500平方米的高规格藏酒洞,可藏酒1200吨左右。”
7月24日,在位于万全区旧堡乡板山村北的军给洞内,张家口明德山生态庄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指着洞中藏着的3000多坛原浆酒,向我们铙有兴趣地介绍着。
“这是瓶装原浆酒,这是坛装原浆酒,这是罐装原浆酒,这是缸装原浆酒……”走进军给洞内,一坛坛多年洞藏的原浆酒,映入眼帘。
站在洞口,远远望去,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原浆酒,200多米深的军给洞内,原浆酒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宛如一条长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酒的世界。
“洞藏酒品质为什么好?因为洞内常年恒温恒湿,温度在13-14摄氏度之间,恒湿在65%左右,常年流淌着山泉水,氧气充足,同时,我们选用业界公认的陶瓷容器储藏原浆酒,并在洞中储藏三年以上,由此决定了它不凡的高端品质。”张明说。
张明认为,天然溶洞的洞藏存储方式和传统的窖藏模式有本质区别。因为天然溶洞温度湿度适宜,空气中微生物种类丰富,对原酒的保存和后天的老熟、生香,具有独特的作用。
(小标)外出打拼当上“煤老板”
今年60岁的张明,是万全区洗马林镇洗马林村人,自幼家贫,从小学会了吃苦、节俭,长大后,靠奋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能人。
张明从万全县(区)郭磊庄中学毕业后,来到商业部门工作,在售货员、采购员、经理等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
2004年,张明走出万全,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煤栈,从鄂尔多斯运来的煤炭,在他们的煤栈中转,然后,再将煤炭运到山东、天津、北京等地。
刚来呼和浩特时,张明跟亲朋好友凑了150万元资金,购买了煤栈所用的设备等。
张明与朋友合作一年后,他就另起炉灶独自经营,他看上一块约80亩的土地,位于呼大公路60公里处,他又购置装载机、选煤机等。建起自己的煤栈。生意火爆时,每年煤栈煤炭吞吐量在30万吨左右。
张明在呼和浩特市当了多年的“煤老板”,这让他积累了资金,也掌握了许多市场上的经验。
近几年,煤炭使用量日渐减少,煤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张明意识到为了保护环境,煤栈这一行业会受限,他想顺应潮流转行,做一些绿色生态项目。
2010年,张明回到了万全。家乡的发展变化,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萌生了回乡创业,发展生态项目的想法。
“在外发展再好,也不如回到家乡发展好,家乡才是我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好地方。”
2012年,张明回到了万全,欲在家乡寻找发展机会。
(小标)返乡创业发展养殖
回乡创业,张明为自己订立了目标:第一年尝试,第二年调整,第三年实现微利。
在北沙城乡德胜堡村有一块150亩的林地,张明承包了这片林地,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为市场提供天然、安全、无公害的畜产品、林果产品等。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更注重健康,更向往无公害食品消费,于是,张明将事业的重心转到绿色生态养殖上,为顾客提供散养羊肉、黑毛猪肉、糟牛肉等终端产品。
与此同时,张明在林中种植了大杏扁、肉用杏、海棠等经济林,公司可以收获天然、安全、无公害的林果产品,在果树间种植了杂粮等,为养殖区提供辅助饲料育肥。牛羊的粪便是高品质的农家肥,全部施与果园,又促进了果树的生长。
张明对林地进行了围栏,建起了养殖圈舍。第一年就养了300多只羊。如今,他养的牛已经达到了200多头。
当日,在明德山庄园养殖基地,饲养员李进国正在给牛、羊粉碎饲料,他说:“以前外出打工,很辛苦,也照顾不了家。现在好了,家门口干活,就挣上了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
张明说,今后,还准备扩大养殖基地,多实现一些本地的农民工就业,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草原天路火起来后,张明觉得应该抓住这一商机,带动万全的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公司板山村占地2000亩,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山上植被好,树木茂盛,为天然氧吧,在这里,山道弯弯,流水潺潺,成群结队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张明说,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张明说:“庄园北一公里即是明长城,山上有一座明代边墩烽火台,烽火台主体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还有藏酒的军给洞,军营遗址和腹里墩烽火台,都能让游客一饱眼福。了解历史,了解酒文化。”
“板山离孔家庄30公里,万全区、市内的人经常来这里爬山,采蘑菇,烧烤。如果发展观光农业,发展农家小院,定会增加农民收入。”
眼下,张明谋划着如何发展旅游,尽管现在旅游还没有收益,但他信心满满。
(小标)获两项市级“非遗”
当日,走进张家口明德山生态庄园有限公司,在荣誉室内,“明德山秘酿洞藏原浆酒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明德山酱制糟牛肉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块牌匾格外醒目。
明德山秘酿洞藏原浆酒,采用优质矿泉水,自产有机高梁、大米、黄米、小米、小麦上乘“五粮”,传承700年历史的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酿造而成。
原浆酒不做任何勾兑,并在有氧山洞中贮藏3年以上,成为绿色、健康、原生态的矿泉水型养生酒。
糟牛肉是万全的特产,其肉质细嫩,肌肉间含有适量脂肪,既不油腻,也不干燥,鲜嫩可口。糟牛肉颇具历史渊源,在元朝时就有了,解放后,糟牛肉还成为万全出口创汇的优质产品。
“可近年来,糟牛肉仿佛在万全销声匿迹了。”张明想恢复起糟牛肉这一当地特产。
2015年,张明引进40头西门达尔牛,以酒糟为主要饲料,并在杏林地无污染的草地上放养,紫花苜蓿等牧草成为其辅助饲料。
“万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和种植业,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民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继续挖掘和开发洞藏原浆酒的生产和研发,让明德山秘酿洞藏原浆酒技艺和明德山酱制糟牛肉技艺这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更大的市场效应。”谈及今后打算,张明信心满怀。